球團在新人選秀的第一指名上,通常不會落在外野手,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於大部分球員而言,若是無法在原本的守備位置培養成功,那麼大多都可以轉任外野手。看看現今各隊外野手的陣容中,有多少是由別的位置所轉任,例如今年最具話題性之一的「統一三鬼」在業餘時期皆非外野手出身。

而申皓瑋這名外野手是義大球團在2016年季中選秀會的第一指名,算一算至今也養了四年多,只是卻始終得不到穩定出賽的機會。相較之下,選秀順位落在申皓瑋後面的義大第二指名陳仕朋、第三指名李宗賢均已成為現在球隊倚賴的重要戰力。

申皓瑋曾經一度是備受期待的大物新人,甚至於被帶到國家隊見識場面,大家一定很多還會記得雅加達亞運的尋人啟事吧!每逢國際賽,中華隊通常會帶一兩位小朋友出去見見世面,並且主要會選擇投手,而能夠以外野手身份入選,想必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

先簡單回顧一下申皓瑋,他自高中畢業後即投入職棒,隔年升上一軍舞台後,每年皆有一軍的出賽機會,不過卻一直無法站穩球隊先發。到了今年球季,申皓瑋漸漸開始獲得重用,儘管帳面成績還算不錯,截至目前有2成8左右的打擊率,並且附帶8發的全壘打,但是這其實還不符合當初大家對他的期待。

從他場上的表現來看,其實成熟度並不高。首先就打擊方面而言,他的球感並不差,但從不少打席中可看出其選球策略過於草率,再加上本身揮棒軌跡不小,這也造成他的三振率居高不下,更何況他也不算一門巨砲,因此很難擺在重要棒次。

另外他有很多擊中球心的球,往往是強勁地飛進野手手套,反映出在打擊上有些「飢不擇食」,並未掌握好自己的攻擊節奏,打了許多不該打的吊球,整體進攻上大多還是被掌控在投手配球中,沒有操之在己的打擊策略。而申皓瑋雖然具有不錯的腳程,然而每年盜壘成功數卻都不到10次,少有積極性地盜壘,大多只是配合戰術來跑壘,缺乏壘間的破壞性,我想這點對於有腳程的他是相當可惜的。

至於他的守備能力雖然不錯,但是對飛球的判斷力卻還未達到頂尖水準,當林哲瑄上來接替他時即可看出天壤之別,並且他的打擊又不像高家兄弟這麼具有破壞力,因此綜觀以上幾點,說明了申皓瑋並沒有讓教練必須用人的長處,算是個可以被取代的角色。

影片來源:中華職棒CPBL

但是他到頂了嗎?我認為是還沒有,不過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183公分、75公斤的申皓瑋擁有勻稱的棒球員身材,但是這種身材在職棒場上應要朝一個方向去發展,在力量與速度之間選擇力量。張志豪就是很好的教材,能在保有速度的前提下,藉由強化肌力、改變攻擊型態,成為一位具有特色的明星球員。申皓瑋這幾年所吸取的經驗已經夠多了,若要有所改變的話,有必要在休賽季來做突破。

影片來源:中華職棒CPBL

我們可以在國內職棒圈找到一些著名的現役外野手來檢視申皓瑋的成長軌跡。樂天的藍寅倫在24歲時投入職棒,2014年新人球季即拿下了當年的新人王殊榮,雖然後來因傷導致出現一年的空窗期,但扣除該年仍舊年年繳出3成以上的打擊率。另外還有兄弟的詹子賢與統一的蘇智傑,同期的兩人均在22歲時投入職棒,2016年新人球季皆有不錯的表現,並且沒花多久就成為了隊上主力。

這幾位皆是曾經歷過大學階段的球員。大學期間也是很重要的歷練過程,那裏有不錯的環境和上場機會,甚至於有機會被選入國家培訓隊,因此不少大學球員在加盟職棒後,磨個兩年左右就可以獨當一面。很多條件不錯的高中畢業球員,如果沒有好的簽約金,與其在職棒冒險,還不如在大學練到實力足夠,可以選擇戴方帽,或是肄業加入職棒。

至於像申皓瑋這種例子且發展成功的外野手則是有陳子豪。陳子豪是2013年季中選秀會兄弟象的第二指名,加入職棒時年僅18歲的他,只花了一兩年的時間就靠著打擊站穩球隊先發,成熟得相當快,並且在加入職棒的第四年起每年輸出雙位數的全壘打,這相較於已邁入職棒生涯第四年的申皓瑋可說是領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