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Delta變種 非本國籍人士仍暫緩入境

img ]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疫情指揮中心26日表示,全球Delta變異株持續傳播,27日起非本國籍人士仍暫緩入境。圖為桃園國際機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張茗喧台北26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自27日起調降國內COVID-19疫情警戒標準至第2級,但全球疫情回升、Delta變異株持續傳播,未持台灣有效居留證非本國籍人士仍暫緩入境。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中說明,為避免境外移入病例增加台灣檢疫防疫量能及醫療資源的負擔,將持續執行「邊境嚴管」措施,包括未持有台灣有效居留證非本國籍人士,暫緩入境。緊急或人道考量等經專案許可者除外,也暫停旅客來台轉機。

陳時中強調,將視國內外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及社區防疫執行狀況,適時滾動調整。因應全球Delta變異株(最早在印度發現)流行,持續執行邊境管制為防範COVID-19疫情重要關鍵,落實全民共同抗疫,將疫情阻絕於境外,以守護民眾健康安居的環境。(編輯:管中維)1100726

疫情下的境外生困境:台灣「邊境嚴管」下,境外生新生恐無法趕上開學

img ]

隨著7月27日起至8月9日,全台防疫的三級警戒已降為二級,台灣社會的生活步調,逐漸回歸到疫情的「正常」中,但這僅限於台灣邊境內部,台灣依然實行「邊境嚴管」政策,今年9月秋季準備入學的境外生新生,對於能否成功入境,仍舊感到徬徨。

時間回到今年2月8日,當時的台灣依然被視為全球的防疫模範生,除了邊境的管制,人民的生活作息一切照常,就像是個「平行時空」的存在。而在這一天,台灣教育部宣布,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同意後,2月8日開放境外學位生來台就學。

接著進入4月,台灣國內疫情尚無升溫的跡象,經教育部申報後,指揮中心考量此前境外學位生入境後檢疫情形良好,因此同意4月1日起開放1400名,因雙邊合作互惠關係、特殊外交考量、華語文獎學金生及優華語獎學金生等四類境外非學位生來台研習。

然而,因為5月中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指揮中心加緊邊界管制,有關境外生入境的作業嘎然而止。隨著距離9月中新學年開學不到兩個月,未見官方願放鬆邊境管制,境外生對於能否成功來台,或是否保留學籍明年再來,多感到迷茫。

華語生籲解除三級後允許入境

就在4月1日教育部僅開放領取華語文獎學金的學生入境時,當時就引起了爭議,尤其讓很多沒領取獎學金的一般華語生感到不滿。根據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度在學的華語生有2萬0674人。

儘管去年7月已開放學位生新生入境,但來台學習華語的外籍生,因為非學位課程,學習時間多為3至12個月的華語課程,不被納入優先開放入境的對象,因此華語生已超過一年不被允許入境。而所謂華語文獎學金學生,多是從外交部、教育部、國合會等單位申請獎學金的外籍生,而非華語文獎學金學生,多是自費來台學習的。

因此今年4月,官方基於政治與外交考量,優先讓獎學金得主入境,這差別待遇讓更多非獎學金得主的華語生感到不公與不滿。面對境外生權益小組和非獎學金華語生全面開放華語生入境的訴求,當時教育部表示,將視疫情及國內防疫量能研議開放。

根據當時指揮中心的要求,無論是華語生還是一般學位生,入境時須提供「登機前3天內之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並限定自桃園國際機場入境;境外新生入境後,學校須安排協助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而完成14天居家檢疫後,還得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不過,5月中本土疫情的爆發後,一切又回到原點,無論是否為獎學金得主,華語生、一般學位新生的入境作業又再度停擺。

三級警戒實施兩個月後,7月18日,一群華語生、華語教師設立了「Chinese Language Students of Taiwan」臉書專頁,21日發表一封給教育部長潘文忠的公開信,信中提到隨著台灣即將解除三級警戒,盼教育部兌現承諾,優先允許華語獎學金學生入境,同時也希望教育部重新考慮讓非獎學金學生再次入境台灣的可能性。

這公開信也提到,許多在台灣教華語的教師是非正式職員,當更多華語生被擋在國門外,其實也已影響了華語教師的生計,應開放華語生入境以維護華語教師的工作機會。

7月26日,儘管指揮中心宣布27日國內疫情警戒標準從3級降至第2級,直至8月9日。囿於全球疫情回升、Delta變異株持續傳播,指揮中心宣布持續維持「邊境嚴管」政策,以避免境外移入病例增加台灣檢疫防疫量能及醫療資源的負擔,僅允許持台灣有效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入境,這意味著境外生新生依舊無法入境台灣。

根據教育部的作業,必須有待指揮中心宣布解除邊境管制後,才能啟動報請指揮中心同意開放境外生新生入境的作業。這意味著,境外生新生們,可能得等到8月9日後,才會有進一步的消息。

對境外生新生們而言,台灣官方越遲宣布何時開放入境,那處理簽證的時間點就越晚,必須與開學的時間賽跑。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去年6月17日,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境外生返台3大原則,包括優先開放指揮中心「低風險國家」名單的學生入境;且以108學年度應屆畢業生優先,再視檢疫情形分順位放寬 ;入境後將優先入住校外防疫旅館。

境外生憂趕不上開學

我們先回顧指揮中心與教育部在去年對境外生的開放時程。

從6月17日至7月15日,指揮中心列出了13個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越南、香港、澳門、泰國、帛琉、澳洲、紐西蘭、汶萊、斐濟、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緬甸),6個低感染風險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緬甸),並開放上述19國家/地區的舊生來台。

7月22日,不僅宣布放寬至所有國家/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入境(除陸生),也開放上述19個國家/地區的「109學年度第1學期境外學位新生」來台,而這時間點距離9月中開學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以利各大專校院聯繫境外學位新生辦理簽證相關事務,以及準備相關檢疫場所及防疫物資。

接著在8月5日,開放所有國家/地區的「在學學位生」(即舊生)入境。最終在8月24日,官方才開放19個國家/地區以外的新生(含先修華語的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受獎生),及陸生(學位生)包括舊生與新生來台就學。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獲取外交部台灣獎學金的華語生,多為先修華語課程後,會接續就讀大學部成為學位生,而且均是邦交國學生,因此得以被優先安排入境,而其他非學位生的華語生,依然無法入境。

不過,即便允許入境了,但接下來的繁雜的手續,讓許多境外生擔憂趕不上開學。以馬來西亞為例,去年入學的馬國學生鄧同學告訴《關鍵評論網》,儘管官方已在7月22日宣布允許新生入境,但許多新生還是得等到8月才能著手申請赴台簽證。一名北部某大學國際長也跟《關鍵評論網》提到,有的學校甚至到去年11月,還在處理新生的入境工作。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去年8月24日,桃園國際機場開始出現入境的各國境外生。

對於各校在去年申報境外生入境專案的流程,這位國際長說明道,指揮中心宣布允許新生入境後,各大學會先交上已發出錄取通知書的新生名冊給教育部,接著教育部彙整名冊後用公文通告各駐外館處,而駐外館處這根據這些名單,接受新生持學校錄取通知書辦理簽證。

接下來,學校蒐集了學生已簽發的簽證、防疫旅館、班機等相關資料之後,會再造一份確切會報到的學生的名冊,並呈報教育部核准;待教育部核准之後,學校會寄發入境許可給個別新生用於登機。

這位國際長建議,既然第一次呈報給教育部的公文是依有收到學校錄取的學生名單而定的,那學生只要帶錄取通知書直接跟駐外館處辦簽證就好,駐外館處則以本身的規定決定是否給予簽證,而校方的角色,是待學生拿到簽證、準備好機票與防疫旅館資料,再造冊給教育部就行了。

國際長也表示,還不曉得今年的申報新生入境專案流程是否有變,雖然目前已有電腦系統可核准與呈報名冊,校方可直接上網登錄資料,教育部核准速度也蠻快,但至少一開始新生不會有耗時等待公文是否已送抵各駐外館處的情況。

鄧同學記得,台北駐吉隆坡經濟文化辦事處在8月中旬才收到有他錄取資訊的名冊,他才能著手辦理赴台簽證,最終在8月底成功赴台,結束14天的隔離檢疫後,也趕上了開學時間。眼看今年的7月22日已過去,鄧同學認為,今年新生能準備赴台的時間會更遲了,等到指揮中心宣布邊境解除管制時,新生們申請簽證、購買機票的準備工作勢必更倉促。

對於指揮中心持續「邊境嚴管」,境外生權益小組批評此決策缺乏足夠的科學基礎。境外生權益小組認為,目前政府對入境者的檢疫要求就已經非常嚴格,而且最近國內疫情趨緩,所謂境外移入病例增加檢疫防疫能量及醫療資源負擔,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

中國也「邊境嚴管」,台灣錯失了什麼

儘管台灣「邊境嚴管」政策,但至少在2020年的7、8月時,分流、分階段開放境外生舊生與新生入境,如今僅剩110學年度的新生、非學位班的華語生入境問題懸而未決。相比之下,中國已實施超過一年的邊境管制,已讓更多國際生被拒於國門外,至今舊生仍無法返校上課。

中國政府是在2020年3月28日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因此許多趁寒假返鄉的外國留學生(舊生),眼看如今中國的大學生已能如常地回到校園上課,外國留學生只能在母國透過網路遠距上課,但教學品質往往不甚理想,有的諸如醫學系、中醫系的外國留學生,可能因無法在中國實習,而面臨無法畢業或休學的難題。

反觀目前台灣指揮中心的政策,是允許持有有效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入境,意味著持有學生居留證的留學生仍可依照防疫規定入境台灣。

儘管中國政府政策上依然不允許留學生入境,但令許多留學生的不滿的是,中國政府在入境政策上有差別待遇,留學生圈子中已傳言南韓、美國的留學生已獲得簽證入境。

不過7月23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印度廣播公司記者詢問中方是否已允許韓國、美國留學生獲簽證入境時,發言人趙立堅依舊不正面回應記者的提問,趙立堅說「我能告訴你的是,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外國留學生來華問題,將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統籌研究外國留學生返華復課事宜。」

以馬來西亞為例,中國嚴格的入境政策,至少讓4500名留學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大受影響。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甚至在今年6月發文告,呼籲北京當局重視無法返校的馬來西亞留學生權益,許多學生已被迫暫時休學、延畢,或在馬來西亞的大學重新就讀。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因中國嚴格的入境政策,以及台灣相對不嚴重的疫情,也吸引了部分原在中國留學的馬來西亞學生轉來台灣留學。

前文提到的馬來西亞鄧同學,因中國的入境政策而無法回北京,其最後一學期只能在馬來西亞以線上課程完成。原本無繼續讀研究所的鄧同學,考量到既無法入境中國求職,又囹圄於馬來西亞日趨嚴重的疫情與經濟崩潰,遂決定來台升學。

另一位也曾在北京留學的李同學,是今年赴台就讀研究所的新生。李同學同樣是去年返馬過年時,就碰上中國的邊境管制而無法返校完成學業。原本李同學並無繼續讀研究所的規劃,但考量到國內疫情嚴峻,因此在台灣求學的兄長鼓勵下,便決定來台升學。李同學表示,剛好她也想體驗不同的環境,而台灣的學術氛圍比較開放,也找到她想要的研究所領域。

對於台灣遲遲未宣佈開放境外生入境,李同學表示只能繼續等待了。值得關注的是,去年7月22日,台灣宣布開放19個國家/地區的新生來台時,有的國家/地區的疫情仍受控,但隨著今年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異株在各國爆發,台灣準備國家/地區的疫情已比去年同時期更嚴峻,如分別排名台灣第一、第二大境外生來源國的越南與馬來西亞,上述國家的疫情勢必讓指揮中心有更多的考量。

目前在台灣的馬來西亞學生有1萬3964人,是台灣第二大留學生來源國,而第一大來源國越南有1萬7534人。未來馬來西亞學生會否因中國對留學生持續的鎖國政策,以及日趨嚴重的國內疫情,而更多人選擇來台留學,而其他國家的學生是否也有如此考量,這趨勢值得觀察。

根據中國教育部2019年發布的《2018年來華留學統計》,共有49萬2185名來自196國的留學生在中國就讀。儘管未有數據透露多少名外國學生是專門到中國學華語的,但應數以萬計。

目前全球主要學習華語的市場,就是台灣與中國。隨著中國仍嚴控境外人士入境,以免防疫破功,也許台灣更應思考,如何在各國學生對學習華語的市場需求還在的環境下,爭取擴大台灣在全球華語教育的影響力,以免錯失了透過華語教學輸出台灣文化軟實力的機會。

或許,台灣該做的是,不僅是兌現今年4月的承諾,讓獎學金華語生入境,同時也擴大讓非獎學金華語生也能進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境外生權益小組」在去年6月5日下午在教育部外持布條陳情,指出台灣是防疫模範生,檢疫能量已夠容納境外生 ,盼7月開始分批讓境外生入境。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吳象元

華語生至今無法入境 教育部承諾延長獎學金期限

img ]

距離開學只剩1個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變種病毒較危險等理由,至今禁止各類境外生入境。1400多名境外生取得教育部核發的華語獎學金卻無法來台,教育部今承諾,開放獎學金多保留一學期。教育部也鼓勵因疫情無法入境的境外生參與下一次甄選,將請各駐外館處優先考量錄取他們。

我國7月27日調降新冠肺炎疫情警戒為第二級,一群等待入境來台求學的華語獎學金生近日發信給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警戒已降級,應即刻開放境外生入境。教育部今天回應,這要遵照指揮中心指示,將與該中心保持密切聯繫。華語獎學金採學年制,若110學年第一學期無法來,教育部開放保留獎學金資格到110學年第二學期。

教育部鼓勵海外生來台學華語,原本在今年4月1日優先開放獲得我國華語獎學金的境外生入境,未料國內一個多月後爆發社區感染,暫緩執行相關入境措施至今。一群致信給潘文忠的華語生在信中以英文描述,這項消息轉折如同「美夢成了惡夢」,他們的歡欣鼓舞稍縱即逝。

信中描述,不只獎學金生,還有很多華語生早在台灣去年3月封關時,就等待入境就學至今。如今疫情再度穩定下來,台灣解除三級警戒,懇求教育部兌現承諾,優先允許華語獎學金學生入境,讓這些學生能與學位生一起在秋季學期(今年9月開學)開始學習。除了獎學金生,懇請教育部重新考慮讓非獎學金學生再次入境台灣的可能性。

華語獎學金生表示,這項獎學金是我國政府頒發的,政府不應該阻礙獲獎學生抓住一生一次的機會,開闊眼界,學習台灣的文化和語言。他們還說,禁止入境不只影響學生的受教權,還讓華語教師在過去一年難以維生,隨著語言學生數量迅速減少,很多教師正在失業。台灣若想成為可信賴的華語教學基地,持續實施境管,恐功虧一簣。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