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年輕人創業,近年來許多部會推出各類型的創業競賽、加速器及補助計畫,但成效並不是很理想,顯然創新到創業環節中出了一些問題,如何思考關鍵要因以謀求解決之道,絕對比推出更多的創業競賽或補助計畫更為重要。

基本上台灣不缺乏創意,但為何無法產生亮眼的新創公司和產業?基本上,除了創業養成之外,資本市場及科技研發之間無法形成完整的生態體系,尤其是過去擔任各環節之間溝通的創投機制逐漸失去應有的功能,使得每個環節各自為政。唯有改善這些產業環境面的問題,才有機會提升創業創新的績效。以下是幾點思考:

首先,一個創業投資環境的建構,從橫向來看,就是更多元的資金參與,例如吸引更多國際級資金願意到台灣投資。國際級資金都有自己的管道,可主動協助新創團隊出海、鏈結大市場。也有相當的關係及了解科技巨頭思維,藉此規畫新創團隊在滿足那些特定條件下能會被科技巨頭注意到,甚至成為被併購標的。

其次,台灣要打造一個鼓勵創業的投資環境,須有完整的階段分工投資環境,有些資金投資初創階段的團隊,提供資金讓團隊把想法落實成產品;有些投資在早期,讓團隊把產品通過市場初步驗證;有些資金投資在成長期,讓團隊把產品快速規模化地放大部署;有些資金投資則在成熟期,甚至上市前之階段。

過去台灣創投多半受限於需要在有限時間中完成基金獲利退場的目標,而投資新創團隊到有相當營收獲利規模的IPO階段,往往都超過十年的時間,因此過去台灣創投多選擇往成熟期階段集中。台灣如果要打造一個創新創業環境,就必須讓投資人看到合理可行的多元出場機會、出場方式,及相當的潛在報酬。

不過,從種子、天使等一棒接一棒直到IPO,這是一個很好的理想,但要怎麼讓每一個階段的投資人都有足夠的報酬及獲利空間才是關鍵。因此對台灣新創團隊來說,創業的第一天就必須規畫面向全球市場。

台灣基本上屬於一個相對淺碟的市場結構,不易養成市值十億美元的新創獨角獸,但如果無法在未來成為一個市值夠大的公司,或是不能被國際巨頭看上高價併購,也就不能讓每一階段的投資人都有足夠的獲利空間,讓其願意承擔不同階段的風險進行投資。

因此,在地的新創團隊創業必須有宏觀的全球格局和執行步驟,積極思考如何拓展國際市場的策略與行動,更必須思考每個階段多元投資人承擔的風險、出場方式及出場報酬,才有機會獲得更多資金的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