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聽到備受注目的企業,是由一群志同道合、交情甚篤的朋友們創立的勵志故事。

無論是國中時的好友柯漢(Ben Cohen)和格林菲爾(Jerry Greenfield)創立了他們的同名冰淇淋品牌,或是Airbnb、微軟以及惠普的創辦人們的深厚交情,但這些故事的背後藏著顯為人知的事實:和朋友一起創的公司,多數無法生存。

哈佛商學院教授瓦瑟曼(Noam Wasserman)在《創業者的兩難》一書中,研究了1萬家科技公司,其中有40%是朋友合夥創立,結果顯示:朋友創業更不容易做起來,且在草創團隊中的任一關係連結,都增加了30%創辦人離職可能性。

害怕友誼破裂,從屬關係難定,根本不了解彼此

瓦瑟曼指出,最好的創業夥伴其實是陌生人,而非同事、家人或朋友,因為陌生人們對彼此的期待比較小,也不用擔心指出錯誤或問題時會危及關係。

倫敦醫療科技公司Thriva的CEO吉爾森(Hamish Grierson)過往曾與朋友創立生活風格用品店,他直言失敗的原因就是「朋友們不敢向彼此咎責」。

此外,友誼讓組織中的權力關係難以安排,根據ArcTouch的CEO夏皮羅(Eric N. Shapiro)在《Quartz》的一篇評論,「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企業裡的兩個創辦人擁有一樣的管理權,是很難成功的。」

廣告

當有歧見時到底要以誰為主?原本關係「平等」的朋友或許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最後,「你真的看過朋友工作狀態的樣子嗎?」瓦瑟曼表示,人們往往只憑好交情判斷朋友是否能勝任任務,缺乏對他們專業一面的理解,這樣的自信很容易導致創辦人們準備不足。

友誼的好處:帶來希望?

儘管有諸多挑戰,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心理學者亞當斯(Gabrielle Adams)認為,和已經熟識的人開創事業仍有許多好處,因為朋友間已建立一套良好的溝通模式,以及知道彼此的話語、表情代表什麼意思。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也指出,由朋友一起創立的公司,在遭遇困難時較願意撐下去,「面對不確定性,友誼能激起創業家的希望,例如缺錢時會升級財務承諾,而非直接終止承諾。」(然而,研究並沒有說明這樣的「希望」最終是否帶來正向結局。)

廣告

美國普查局統計,過去一年疫情罩頂,美國創業潮比十年來都興盛,在英國也能觀察到同樣趨勢。疫情封城之下,這些新創往往是由已認識的人們共同打造。

以往五分之一企業一年內倒閉、一半的企業撐不過5年的真實數據,在更多友誼「加持」下,可能帶來更戲劇化的發展。

那麼到底該如何成為那些成功的好友創辦企業?總是有許多倖存者分享著自己的經驗,不外乎權責分明、打開天窗說亮話、確保彼此都投資金錢在公司、劃清生活與工作的界線(或與無法劃清的混亂共處)等等。

但投入這塊研究領域多年的哈佛學者瓦瑟曼提醒:和朋友開公司就像在玩火,你可能鍛造強大的團隊與關係,也可能燒毀團隊,以及你們的友誼。

(資料來源:BBC, Forbes, Quartz)

(責任編輯:田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