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政璿/台北報導
國民黨備戰2022,青年部發動「參政七號角」,不少年輕幕僚有意參選民代,目前名單包含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詹為元、國民黨前青年團長蕭敬嚴、田方倫,以及連勝文辦公室發言人錢震宇、朱立倫發言人淩濤、羅智強助理楊植斗、智庫副執行長黃心華等7人。
國民黨智庫去年12月公布民調,國民黨支持度為19%、民進黨22.6%、台灣民眾黨7.4%、時代力量3.9%,但中立及無反應的比例則高達45.8%。其中,中立選民則大幅增加,在20到39歲的族群趨勢最明顯,國民黨則穩居青年支持的第二大黨。
所謂七號角,不只包含擬參選的7名青年,更納入了7個青年政策面向,分別如下:
第一號角-「民主扎根」:全國30場營隊、沙龍,對所有中華民國派青年敞開大門,廣納所有對公共事務與改變國家未來的有志之士。
第二號角-「青年做伙」:針對在營隊、沙龍表現優異學員,組成工作坊,針對國政與地方願景進行研習,凝聚地方青年,組成有議題攻防能力的青年團伙。
第三號角-「青力升級」:針對在工作坊表現優異的夥伴,協助新媒體經營與媒體曝光,並從其中海選優異者成為青年部副主任,打造有戰力的藍營新KOL。
第四號角-「脫穎而出」:制定有助於黨內青年參選的制度規章,包括青年加權、席次N+1,甚至是參考民進黨的艱困選區挑戰制,提升青年挑戰初選的意願與成功率。
第五號角-「青年後盾」:提出初選納入《政治獻金法》的法案,讓青年參選所有公職,都能在初選時徵募政治獻金,提升青年面對有資源之現任者的競爭性。
第六號角-「王牌投手」:降低投票年齡,讓更多年輕世代可以擁有投票權,改變政治;並推動「通訊投票」的修法,讓漂流在望的百萬青年,即使礙於生活因素漂流在外,也能透過公民權行使,改變家鄉的政治生態。
第七號角-「參政PLUS」:全面降低參選的年齡,打破過去年齡的硬性天花板,讓青年對高階公職也有想像力,從而總體降低台灣政治人物的平均年齡,讓只有天空才是青年參政的極限。
「這個壓力是來自於期待跟責任」,蕭敬嚴分享,當大家知道自己有意參選後,很多人來關心可能的選區,而自認比較特別、幸運,過去有較多黨的歷練,「所以既然要選,我們就應該去挑更有挑戰性的地方去選」。他接著說,至於是否已鎖定哪個艱困選區或其他區域,自己將會跟大家一同討論,看看哪些選區合適,這都能理性溝通。
講到壓力,已鎖定參選北市松山信義區議員的田方倫則回憶,過去在街頭演講,曾經講到一半被說「啊!你國民黨的啦!都黑白亂講」,看到你的黨派、胸口貼國旗,就給予負面評價,「而且在馬路上超級多人,直接給你嗆聲,緊不緊張?緊張!可是我覺得這是一個直接面對的好機會」。
他進一步說,民眾可能會提的議題,包含近日最常講的食安、萊豬,會反應國民黨之前也開放美國牛,「我就說對啊!所以馬英九下台啦」「那為什麼當初反對的民進黨,現在要開放?」用同樣標準、同樣問題應對,結果好幾次遇到停在一旁的摩托車騎士協助回嗆「人家講的比較對啊!你不要黑白亂講」。
對於國民黨改革議題,連勝文辦公室發言人錢震宇則提到,國民黨常被批評的,就是當人站出來後,大家都看你背後是誰,將各自的派系,或是背後曾服務、扶植過的人當作影武者,「我覺得這樣其實不太對」。他進一步分析,民進黨有各自派系,但他們不會把派系做得這麼凸顯,反而是私下培育,重點在於能不能將自己的人帶到這個場域中、扶植訓練出來的子弟兵接棒。
談起內鬥,錢震宇也回憶,2014年連勝文競選台北市長時,面對民進黨、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雙流攻擊,「但我們面對最多的問題來自黨內!將近有7到8成問題,是黨中央丟出來的」,所以當時很清楚感覺到,面對的是柯文哲,黨中央砲火卻更強,「所以其實大家回想到過去案例,這種黨內的批評或攻擊,很多是不必要的」。
國民黨前青年團總團長林家興指出,黨內青年很多都是青年團培養出來的,而當初這樣一個體系立意良善,但國民黨確實很習慣「從上到下」的模式,這不一定是欽點,而是設立一個人才標準,讓大家進來並接受訓練,再到各個地方去,這是國民黨的模式。
他接著說,民進黨的生態文化比較不一樣,如今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國民黨開始「從培養轉向吸收」,擴大社會多元性,反而民進黨在走回頭路,當家執政、資源多了,就開始培養各個派系,「這是我覺得最近3、5年看到的狀況,我覺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