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信用卡鞏固版圖 搶進行動支付市場找新客群

img ]

疫情爆發不僅改變消費型態,在行動支付百家爭鳴的年代,銀行也開始調整策略,捨棄過往砸錢推聯名卡、比拚現金回饋,而是專注特定客群與通路,透過精準行銷的方式,深耕卡友關係以提高動卡率。

過去銀行為累積信用卡發行量與動卡率,偏好以聯名卡、現金回饋等行銷模式,標榜條件門檻極低、現金回饋有感折抵,吸引客戶上門,各家銀行更競相加碼喊高回饋金,讓現金回饋躍居信用卡行銷主流。

以聯名卡為例,透過企業結盟固然有助於提升獲客率,但聯名卡通常有通路使用的限制條件,未必能有效提高動卡率與簽帳金額,加上高額的權利金,對銀行而言也不見得划算。

至於現金回饋固然有助於鞏固客源,但隨著回饋率越喊越高,銀行也發現,主打現金回饋導致行銷成本加劇,但在卡友「逐高回饋而居」的消費習慣下,現金回饋往往只能創造出曇花一現的好成績,對於長遠經營卻不一定有助益。

從建立長久的關係角度來看可發現,銀行這兩年也逐步調整行銷模式,結合行動支付業者耕耘通路已成為目前信用卡經營主軸,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行動支付使用人數已突破千萬大關,等於每 2 個人就有 1 人使用行動支付,行動支付儼然成為銀行拓展消金的新戰場。

以台企銀為例,今年以來便積極結合三大支付業者合作,包括 LINE PayMoney、街口支付及台灣 Pay,提供綁定存款帳戶儲值消費高額回饋優惠,希望透過行動支付的客群優勢,提高自家信用卡的能見度。

事實上,信用卡並非銀行的獲利來源,反而是銀行「燒錢」的單位之一,對銀行而言,發行信用卡砸錢做優惠其用意在透過服務創造更多客源與商機,而隨著市場模式變化,銀行也得跟進調整步伐。

疫情下宅經濟持續發燒 信用卡出現四大趨勢

img ]

疫情改變生活型態,也改變消費習慣,根據大型發卡銀行統計,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不但線上交易較實體通路熱絡,海外消費也未因為無法出國而減少,反而因為網購效應而出現成長。

中信銀行分析內部資料歸納出,疫情下四大消費趨勢及消費行為轉變,首先是宅經濟持續發燒,2020年4月線上交易筆數首次超越實體通路交易筆數,線上交易筆數占比達54%,年成長率41%,顯示卡友消費行為逐步轉至非接觸及線上平台上進行交易。

其次是,高端精品族群國外消費轉回國內實體通路購物,中信銀行統計,在消費者購物行為轉移及優質回饋帶動下,中國信託TAIPEI 101聯名卡卡友去年於台北101購物中心內刷卡金額年增率28%,消費力道顯著成長。

第三趨勢為海外消費場景延伸,消費者身在台灣也能採購海外商品配送到府,以中國信託LINE Pay卡消費表現來看,卡友於Amazon平台消費的刷卡金額及刷卡筆數年增率均逾10%。

第四趨勢則是開車族自駕需求提高,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國信託中油聯名卡卡友每月至台灣中油之加油頻次增加,且「中油Pay」在消費金額、消費筆數及綁定數上皆持續成長,行車族青睞的「中油Pay」 APP下載數亦已突破70萬次。

中信銀今年1月信用卡發卡數達9.2萬張,蟬聯發卡王;打鐵趁熱,推出各項促銷活動,包括2月25日至3月14日止,推出刷中國信託TAIPEI 101聯名卡單筆分期消費滿3萬元最高贈101 Point購物金點數4,000點(價值1,000元),加計筆筆消費2%回饋,累計最高可享5.3%回饋。

針對熱愛日本美食及日系商品的卡友,中國信託LINE Pay卡攜手JCB推出「想念日本」限時優惠,即日起至今年3月31日止,卡友至UNIQLO(需登錄)、宜得利家居、大創百貨、三井日本料理、日本牛角燒肉專門店、一蘭拉麵、藏壽司、勝博殿日式豬排、台灣吉野家等九家日本品牌之商店,刷中國信託LINE Pay JCB卡享LINE POINTS 5%點數回饋。

《金融》元月信用卡刷卡金額 僅3家刷贏去年

img ]

Knowing · 12 小時前

(本篇原載於商業週刊 原文連結) 疫情讓消費市場版圖重新洗牌,許多原本對數位化仍緩步前進的產業,瞬間飛快加速,深怕在數位世界沒頂。專精於為創新者梳理品牌方向的「聚好策略顧問」認為,數位轉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與組織內外的利益關係人,說清楚講明白轉型創新重點,才是成功落地關鍵。 幫助數位創新加速的「核心價值塑造師」 聚好創辦人黃君鼎表示,幾年前多數人還只是想生意如何上網,或透過電商、募資平臺銷售,那時品牌顧問的工作重點,在於替品牌做出差異化;現在則有越來越多客戶,是先從運作流程面,或消費場景面,思考數位上雲的可能性。這股風潮,有科技背景的創業家,設法顛覆傳產;也有無科技背景的傳產經營者,改造組織流程,讓企業和數位接軌。 「來找我們的產業,從製鞋、美容、健身、家具、醫療、到地產,什麼題目都有人想到,但合作後會發現,你想到的,一樣有其他人也想得到,模式或許有一點差異,也或者是推出的時間、地點不同而已。」黃君鼎笑著說,大家都喜歡稱自己為「破壞式創新」,但新想法的背後,往往存在一些思考上的盲點。 「先前有個客戶,想到把晶片放進鞋子製程裡,結合 App 和雲端,讓品牌商可以追蹤使用者步數,改變行銷作法;還能幫助較落後的製鞋廠,改善因無法追蹤每個料件而衍伸的偷竊、假貨問題,最終則是希望能跟 NIKE 這樣的大品牌合作。」黃君鼎分析,這模式若不詳加解釋,一是多數人易認為只是個賣晶片的生意,或只是比手環更精準的數據記錄載體,二來市場其實也有人做,包含小米做整雙科技鞋,跟後來連 NIKE 自己也跳下來做,所以關鍵在於,怎麼定義它的核心價值。 「聚好給的建議很簡單:第一把這套方案的價值,用 Make Shoes Talk 一句話說完,鞋子會說話,代表它將源源不絕的告訴你各種數據,創造銷售循環;第二把給品牌商、製造商、消費者的好處拆開來講,分眾溝通,各聽所需;第三個最關鍵,我們找到 Athleisure 這個趨勢,把時尚休閒結合運動,像 adidas 就靠這個賣翻,意思是不要拘泥於運動大品牌,而是找出有潛力的休閒鞋市場,幫助他們的產品科技化與時尚化,掌握消費者數據。小品牌賣的好,晶片就能出貨更多,系統就能更加準確。」這家公司以輕科技形象登場,成功吸引不同的休閒鞋領域業者,去年,合作的美國氣墊休閒鞋品牌新系列,年出貨量就近百萬雙。 好故事三要素:同理心+差異化+趨勢思考 多數創業團隊,用心構想產品,往往卻忽略用戶心理與市場推廣。其實只要運用同理心,思考每個利益關係人的動機和需求,釐清潛在競品訴求做出差異,以及掌握大的消費行為趨勢,就能在市場拓展上事半功倍。「以專業術語來說,這就是我們每天在做的:精準定位、聚焦方向、樹立溝通風格等,並釐清是否有其他機會領域。」 房市,則是聚好觀察到另一個積極朝向數位轉型邁進的領域,歸功於臺商回流、建商獵地、危老政策、小坪數剛需宅等趨勢,這兩年猛爆的推案量,也讓建商和代銷商積極前進數位。「從過往只用傳統的報紙、看板、廣播等媒體,現在新案都想在網路上博取目光,吸引過往勾不到的跨區客人。像我們協助高雄的住宅案『清景麟白易居』,和商辦案『京城 Park Tower』,讓許多臺北、臺中人,甚至我們其他客戶,驚豔高雄有這樣的好住宅和商辦,卻只要北中的幾分之一價格。」黃君鼎認為,地產消費決策週期長,銷售環節多,若能每個都環節讓消費者感受到用心,信任更易建立,「另個上市營建業客戶,導入數據系統,更精準掌握從土地開發、營造、銷售、到顧客偏好,也讓行銷成本大降。有這些根基,我們以『共生』比喻建商和消費者關係,故事就容易有感,品牌力、數據力、業務力也就相輔相成。」 化複雜為簡單 網路傳播無遠弗屆 一般人聽到品牌行銷,往往直接聯想為投廣告、做包裝等表面工作,「聚好其實是幫助企業家,找到最核心的內在價值,用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受眾。不管產品機制複雜、事業架構龐大、或是產業本身傳統,我們都能化為充滿吸引力的溝通語言,讓品牌事業接軌時代人群,快速傳播、複製、極大化價值。」黃君鼎為聚好如此註解。確實,在訊息爆炸的年代,注意力就是最稀缺的資源,越簡單,越容易複製的道理則是千古不變。而聚好策略顧問的每一天,都在履行他們的使命:「洞察核心價值,創造生意吸引力。」以及那句醒目的標語「Storytelling for Change」。 關於我們 MARKiT 聚好是間位於台北的品牌顧問公司,以充滿創新熱枕的 DNA,為與眾不同的品牌,創造觸動人心的核心價值定位,提升心佔率,拓展新客群。並整合品牌形象設計、市場調研分析、產品發展規劃、雇主品牌建立等項目,完整為每個客戶創造品牌價值。領域經驗橫跨地產、科技、金融、醫療、生技、生活、零售、教育、製造等不同領域上百個專案,為您的生意課題,量身訂製最佳解決方案。 聚好官網:https://markit.co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markitstrategy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