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adget中文版 · 34 分鐘前

Eric Chan / Engadget年初的時候,小編就寫了一次 MacBook Air 2020 年版的動手玩,當時的亮點就是那個鍵盤。來到年底,想不到 Apple 再帶來一款新的 MacBook Air,把筆電產品最重要的處理器換了自家設計、ARM 架構的 M1 晶片。雖然是外觀完全一致,但內裡的使用方式、兼容度卻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算有寫評測的價值了吧。因此小編也多花了一點時間,來好好體驗 M1 版 MacBook Air 的變化,而且更要拿來與 MacBook Pro、iMac 比較一番,越級挑戰什麼的,不就是大家最愛的嗎?想知道結果就請往下看吧。外觀Eric Chan / Engadget就正如前文所述,M1 版 MacBook Air 與 Intel 版 MBA 的外觀是有 99% 相同的:同樣的機身尺寸和重量(1.29kg),同樣的螢幕大小和解析度(13.3 吋 2,560 x 1,600)的 Retina 螢幕,同樣只有可憐的兩個 USB-C 埠,但意外的有升級到 Thunderbolt / USB 4 規格。餘下的 1% 差異,其實就在精妙鍵盤的 Fn 鍵上:M1 版本 MacBook Air 是沒有調整鍵盤背光以及進入啟動台的快捷鍵,取而代之的就是 Spotlight 搜尋、聽寫、請勿打擾的開關。Eric Chan / Engadget是說,在使用情景的不同,的確是有人比較需要以上的三個功能,像是勿擾模式就很適合小編在需要專注工作的時候使用。但聽寫卻是比較少用,Spotlight 更是因為早已習慣了「Cmd + 空白鍵」的啟動方式,實在有點不解這變動的原因。再來就是鍵盤左下角的 Fn 鍵,現在兼任了輸入語言變更的快捷鍵,單按就能在不同輸入法之間切換,算是與 iOS / iPadOS 看齊的做法,也是一個確實更便利的改變。Eric Chan / Engadget規格規格的部分,M1 版 MacBook Air 與 Intel 版本的相比,最大的差異自然是處理器的起用了。M1 版本是利用 SoC 封裝設計,在一顆晶片裡就包括了 CPU、GPU 及 NPU。Apple 也有因為價錢定位而給了兩個 SoC 的配置,是在標配 8 核心 CPU 之下,有 7 核心 GPU 和 8 核心 GPU 的不同。另外的選配規格,也就是 RAM 記憶體和儲存空間的大小,也是同樣的 8GB / 16GB 以及 256GB 至 2TB 的選項,按大家的錢包深度而挑。同樣的,MBA 的規格都是舉手不回,不能後來再升級,所以最好就是攻頂,而免後悔了。電池的規格,按官網所指的也是 49.9Wh,不過 M1 版本續航力就會比 Intel 的再多 4 小時無線上網時數,或 18 小時 Apple TV app 電影播放。以小編的經驗來看,輕度處理文書工作的用途,充滿電後都能輕鬆使用三、四天。據主站所做的續航力測試,M1 MBA 能不斷連續播放 16 小時 20 分鐘的 HD 影片,是與官方數字相符,都是要比 Intel 版本的更耐用。最後一個也算是重要的升級,就是 M1 版 MBA 的 Wi-Fi 規格也登上了 802.11ax Wi-Fi 6,更能對應新世代路由器的進化。尤其在 MacBook Air 有可能會進行的大量數據上、下載,在 Wi-Fi 6 的加持下,表現會更為穩定。效能測試由於 Apple 的 M1 處理器採用 ARM 架構,並非 Intel 常用的 x86 架構,讓程式的運行邏輯有不同。簡單來說就是舊有的評測工具、程式都不能直接在上面運行。曾經也經歷過一次核心架構轉變的 Apple,這回的準備自然也是充足的,交出了名為 Rosetta 2 的編譯器,就像翻譯年糕一樣,讓 ARM 架構的 M1 處理器可以運行原本針對 x86 架構而編寫的 app。小編在剛收到 M1 版本 MacBook Air 的時候,馬上就去看看常用的工具能否如常啟動。除了初次打開 app 時會有個系統提示說明這是經過轉譯器,效能會有打折扣之外,基本上 Adobe 的各個後製工具、Slack、Telegram、Magnet 等應用都可以如常使用,也沒有感到有變慢。更妙的是,Google 很快就推出了 ARM 架構原生的 Chrome 瀏覽器,使各位先行者更加釋懷。Eric Chan / EngadgetAdobe 後來慢慢的推出 Photoshop、Premiere Pro 以及其他產品的 M1 處理器 beta 測試用版本,是希望帶來效能沒有被打折、甚至是能得益於 M1 SoC 設計而提速的體驗。不過 Adobe 帶來的 beta 還真的是比較早期的版本,很多功能都還沒有帶過去,像是 Photoshop 中超實用的內容感知就還沒有。所以相關的表現就不作準了,只能說軟體巨擘都有積極配合 Apple 投身自家晶片設計的做法。幸好坊間和官方還是有點方式來讓大家知道這 M1 SoC 有多強悍的。電腦跑分工具 GeekBench 5 就有針對M1 版 Mac 而推出新版本,同時我們也可以試試以匯出 4K 影片的時間來看看實際的差異。我們先看 Geekbench 5 的分數吧。在 Single-Core 的表現上,M1 的分數高達 1,722,較頂配 iMac 2020 所搭載 Intel Core i9 的 1,237 還高分!來到多核心 Multi-Core 的部分,8 核心的 M1 也能獲得 7,508 分,僅遜 10 核心 i9 的 9,852 一些些。可見 CPU 的運算部分,M1 處理器幾乎輾壓 Intel 在桌面級的旗艦作。再來的就是 M1 處理器模擬 Intel x86 架構作運算的分數,就如前述的,在模擬的狀況下運行就自然會在性能上打折扣,所以 M1 的分數就分別只有 1,323 和 5,940。值得注意的是,這分數也已經較 2017 年 MacBook Pro 13 吋,雙核心的 Intel Core i5 處理器的 792 / 1,735 有大幅提升了。再來就是 GPU 的部分,Geekbench 5 可以分別以 OpenCL 和 Metal 兩種渲染方式來測試,前者為業界多見的 API,後者就是 Apple 自家的產品,有減輕 CPU 的負載的特性。這裡 M1 處理器同樣也有亮眼的表現,在 Metal 和 OpenCL 分別拿到 18,625 和 16,427 的分數。作為對比,Intel Core i5 處理器的內顯 Iris Plus 650 就只有 6,948 和 7,353。機會難得,順道也來看看 iMac 獨顯 AMD Radeon Pro 5700 的分數了,就是 57,649 和 55,447。實際應用Eric Chan / Engadget跑分數據是一回事,我們使用者能夠體驗到的提升才是作準的,因此我們來試試匯出 4K 影片,這也差不多是小編在電腦使用上最繁重的工作了。比較公平的是用已經有 M1 最適化的 Final Cut Pro X 了,這也是 Apple 自家的專業級影片剪輯工具。小編就簡單的匯出一段 9 分鐘 44 秒 的 4K 影片,設定集選用是 Apple Devices 4K,具體內容就是,840 x 2,160 @29.97fps 的 m4v 檔案,編碼為 H.264,基本就是預設的了。Eric Chan / Engadget在 M1 MBA 上的匯出用時為 6 分鐘 14 秒,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在對比之下,iMac 2020 頂配的匯出時間為 4 分鐘 25 秒;2017 MBP 13 吋則要多達 8 分鐘!這代表一台本來定位只在簡單文書處理的 MBA,現在的處理效能快要追上 iMac 了。更重要的是 M1 版 MBA 是採用無風扇設計,效能已經有一定的限制,但完成匯出之後的機身都沒有明顯變燙。如果是用上帶風扇的 M1 版 MacBook Pro 或 Mac Mini 來測試的話,相信其結果會更驚人。最後就是 M1 處理器 Mac 電腦的特技,直接運行 iOS / iPadOS 應用。能達成這效果,也是多虧 M1 與 iPhone/iPad 的 A 系處理器同樣基於 ARM 架構,因利乘便的就讓 app 都順道可以在 macOS 上運行了。不過 Apple 也不是硬生生的把整個 iOS App Store 搬過去 Mac 上,而是讓開發者選擇要不要讓其產品也登陸。Eric Chan / Engadget小編在 App Store 搜過一輪,發現沒有太多常用的 app 由 iOS 被移植到 macOS,這是因為本來有需要推出桌面版本的,老早就已經有獨立一個 Mac 版本。最後小編也總算找到幾個比較「正常」的 iOS app 是可以在 M1 MBA 上運行的,包括香港的串流音樂服務 MOOV、電影資訊平台 HKMovie、設計簡潔的接龍遊戲 Flipflop、搞笑畫風的籃球遊戲 Dunkers 2 以及超上癮的彈珠遊戲 BBTAN。 先跟大家說清楚,以上的 app 都有標明還沒有對 Mac 電腦進行優化,所以使用體驗會有不足。整體來說,這些 iOS / iPadOS 應用的介面因為都是基於觸控而設計,所以操作上會有點怪怪的,尤其是 Mac 的返回手勢不一定能對應到。不過能在電腦上用到平常要特意點開手機才能用到的內容,這種體驗是新鮮的。小編是期望開發者們能快點開放行動版本 app 在桌面上使用,不過操作手勢的調整又是一個學問了。總結Eric Chan / EngadgetM1 版 MacBook Air 的推出,大概是學生們、輕度創作者最樂見的事情,因為這顆新的處理器讓 MBA 的續航力更持久,效能更提升,而且價錢不變,是個非常好入手的機器。當然,在這對於 M1 處理器還在起步階段的今天,原生 app 的數量是有限的,但看到大型開發者如 Adobe 的積極支持,大概不用擔心微軟 Surface Pro X 和 Surface RT 的慘況吧。不過小編是更期待 M1 處理器接下來的發展,因為轉用了與 iPhone、iPad 同樣的 ARM 架構後,也就代表開發者推出跨平台應用的難度會大大減少。只要能克服操作方式不同的痛點,相信 macOS 的 app 數量會有如雨後春筍般爆發成長,而且也能加強平台之間的連動性。那對於我們對於電腦比手機還要多的鍵盤戰士,就更不需要特意去翻手機吧,或是能創造出新的手機、筆電配合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