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rbnb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募資卅五億美元,首日市值突破一千億美元。餐飲外送一哥DoorDash成功募資卅四億美元,首日漲幅百分之八十六。亞洲也很熱鬧,香港今年最大IPO是電商二哥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募資卅五億美元,市值超越阿里健康。

南韓男子天團BTS的經紀公司IPO募了八億美元,市值逼近千億台幣。中國大陸許多新經濟企業上市,募得巨資,如AI晶片公司寒武紀和首家CDR(中國存託憑證)公司機器人開發商九號智能。

台灣當然也很好,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帶動聯電上揚。不過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創新能量雖強,但都屬於既有產業和現有公司,反觀歐美和中港地區,新經濟明星不斷冒出,甚至超越原有大公司。

問題在哪裡?我們必須從台灣新創整個生態系來檢視,這已不是某一個別環節的問題。

首先是創業方向,即「選題」。台灣市場太小,產業結構以代工為主,較少自主創新,更遑論自有品牌。對台灣新創來說,美國門檻太高,兩岸關係不佳,東南亞和印度沒門道,只能固守台灣市場。

未來投資熱點包括半導體、5G、綠能、AI和生技,前兩者屬於大企業的領域,新創只剩AI較有機會,但台灣傾向「AI+」(AI產業化),較少「+AI」(產業AI化),限制了新創發展。

其次是資金來源。台灣資金太短視,對新經濟缺乏理解,導致新創企業只能向親朋好友募資。沒有本地市場,新創企業缺乏可類比對象、以及未來想像空間。

近來台灣倡導CVC(企業創投),操作上有難度,這些企業以電子大廠為主,屬於「AI+」,本身技術就很強,自然看不上新創。

另一個問題是很難募集後續資金。新創種子輪是把概念付諸實現,A輪則以技術落實和團隊擴建為主,但到B輪就需去開發新市場。台灣企業如果走不出去,就無法實現價值,近年拿到大錢的新創如KKday和Appier,都不限於台灣市場。

再者是「生態系」,也就是整個新創經營環境。不是沒有創新人才,但就是沒辦法快速長大。法規是另一個問題,嚴重落後創新速度。全球肺炎台灣受創最輕,但相對也降低企業轉型的決心並拖慢數位轉型的速度,這些都不利於新創。

最後是「退出」。金管會公布「創業板」和「戰略板」,固然有幫助,但如果其他條件不具備,也難以成氣候。新創最在意估值,在台上市是否能實現企業的價值?

台灣新創必須找對題目、走向世界、大膽顛覆,政府和企業必須開放心胸、徹底轉型,否則台灣未來還是「一個人的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