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新創時代來了 用對方法少走創業冤枉路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全球新創產業蓬勃發展,不少公司成功,成為獨角獸,但也有許多公司失敗。專家認為,新創初期最傷腦筋的事情莫過於人與資金,建議採取透明決策機制、建立具願景的新創文化及獲利的商業模式,才有機會創業成功。 長期以來,美國矽谷堪稱是全球新創產業的巨人,新創公司比比皆是,也捧紅了不少新創獨角獸,例如WeWork、Uber等公司,如今矽谷逐漸走下神壇,新創公司開始走向全球化,台灣也急起直追,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局長余宛如於《雲端最前線》節目中指出,台灣新創公司遇到最大的困難在於資金,多數投資人都很關心,投資新創公司之後,多久可以出場,能夠將股權換成現金回來,也因此,多元的出場管道顯得十分重要,例如金管會預計推動新創板,希望讓新經濟公司、新創產業,可以藉此順利籌資,投資人也有不錯的出場管道,以壯大台灣新創產業的發展能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賓斯科技執行長林奕帆也認為,資金確實是新創公司的棘手問題,尤其投資新創公司之後,過了幾年,公司如果仍持續呈現虧損狀態,投資人就會非常緊張,也會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士氣,因此,新創公司除了拿投資人的錢,更重要的是,要趕緊發展出企業獲利模式,才可以解決資金問題。 除此之外,林奕帆指出,對於新創公司而言,人也是很傷腦筋的議題,包括合夥人與人才,也因此,合夥人之間的溝通模式要明確,且必須有透明、清楚的決策機制,例如某些決策是合夥人A決定、某些決策則是合夥人B,或是某些決策是由雙方共同商議;另一方面,新創公司成長過程中,人才扮演重要的成功關鍵,不過,新創公司薪酬不如大公司,所以,如何建立新創文化,讓員工相信公司願景,相當重要。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不少企業面臨轉型,對於新創產業也是如此,是危機也是轉機,余宛如指出,不少新創公司於新冠疫情爆發之際,遇到不少困難,例如完全沒有訂單,或者原本已經談好的合約,全部喊停。也因為新冠疫情影響,改變了許多公司的運作模式及消費者習慣,例如遠距上班、網路購物等等,恐將變成新常態,因此,新創公司必須重新調整營運模式,朝向零接觸經濟、宅經濟等方向發展,多布局電子商務,讓公司經營能夠跟上後疫情時代的需求。同時也要保守運用資金,減少擴張,以持平、穩健經營為主,以度過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危機。 《雲端最前線第964集完整節目FB》 《雲端最前線第964集完整節目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