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研發可分三大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基礎研究」是產生前瞻性創新的前端,其研究所需時間也至少以十年考量,「技術發展」是在商品化量產後端,只能產生維持性創新,也就是一般認為的製程改良;先進國家為維持技術優勢,普遍重視基礎研究,但國內研發經費則偏重在研發後端的技術發展。依據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2020年版),2019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分別占整體總研發(R&D)支出(約新台幣6,600億元)的7%、22.7%、70.3%,形成所謂「研究(R)少、發展(D)多」的研發結構。
美國國防部成立於1947年9月18日,前身為戰爭部。國防部成立後,科技研發重點就放在基礎研究,其研究成果對美軍有巨大貢獻,包括1950年代的鐳射、1960年代的全球定位系統及電腦滑鼠、1970年代的夜視技術和機載鐳射、1980年代的砷化鎵電子、1990年代的聯合精確空投系統等許多創新性產品;美國長期保持科技世界領先地位,維持著其世界霸權地位此事至關重要,有分析指出美國人均收入持續增長,有高達85%可以歸因於此。
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丁肇中院士認為:「人類的好奇心是基礎研究的原始動力,有好奇心、對自己有信心,並且努力去做,才可能實現目標」;他希望台灣不要將自己研究只侷限於「技術轉化」,因為「基礎研究才是新技術和工業發展的原動力」,技術的發展是生根於基礎研究,如果一個社會將自己侷限於技術轉化,則經過一段時間,就沒有新知識發現,也就沒有東西可以轉化了,所以說「沒有科學基礎研究,何來新創產業與創新經濟」。
華為5G通訊領域何以領先世界?由2019年,華為總裁任正非談話可知其原因:「2018年華為的研發經費高達人民幣數千億元,華為公司有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120多位化學家,還有6,000多位專門從事基礎研究的專家及6萬多位工程師」;他認為「晶片研發只砸錢不夠,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而數學家是最有希望在材料科學、晶片、人工智慧等領域上做出突破,解決被『卡脖子』困局的研究者」;世界級領先企業,普遍重視基礎研究,也是它前瞻性創新的泉源。
基礎研究如此的重要,為何我國2019年只占整體研發支出的7%(約新台幣460億元),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24%?關鍵原因在於國人(企業與政府)對於「基礎研究」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國企業或政府每年當預算不夠時,大部分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統刪預算,根本不知尊重研究機構意見,或只是所問非人,以非專業方式倉卒徵詢意見;這不僅無法達到其形成新創產業目標,許多基礎研究團隊,也因為得不到計畫預算,研究項目被迫中斷,這對需要持續長期進行的「基礎研究」計畫,是致命的傷害,不僅過去研究前功盡棄,更可能造成科技研發鏈結構性的崩解。
基礎研究是需要逐步長期積累,它是一種自主性研發創新的技術文化表徵,也反映一個國家在科技戰略上,長程布局與投資的技術戰略深度與遠見。這也是為何基礎科學雄厚的國家,可以長期創造新創產業,引領創新經濟。基礎研究機構包括大專院校、專業研究法人、公司企業等三方面;過去我國企業因規模較小,無法在基礎研究投資,但近十年來我國許多企業已具規模及國際競爭力,此刻已快到沒有東西可以轉化階段,企業若不再重視基礎研究恐已不行;企業應大幅鏈結大專院校、專業研究法人等共同合作研發,可大幅提升其研究效率、研究層次,更有助於解決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所面臨的難題。
科學發展成功鐵律是做好資源配置與評價體系;對基礎研究計畫形成,要在其計畫作業手冊、評審機制、評審專家團隊等方面,持續完善其管理制度;基礎研究資源配置,應以OECD國家平均值24%為標竿;評價體系是研究環境建構重要的一環,是提升基礎研究貢獻重要關鍵,參考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評價體系至少需考量研究人才、研究機構、研究計畫。
綜上所述,為維持國家長期競爭力優勢,創造新創產業與創新經濟,國人必須支持產學研投入科學基礎研究,以OECD為標竿,由持續完善評價體系切入;首要是研究人才評價,要其具備實事求是、說真話、肯吃苦、具使命感、責任感,更要以具承擔能力、道德勇氣的人列為重點;再者是研究機構評價,要其具備持續維持創新動力,鼓勵自由探索、支持原始創新、允許研發失敗、形塑研究良好環境,能不受制於僵化的行政規範,定期檢視調整管理規章,以符合研究環境所需;三是研究計畫評價,應要求其在價值創造上,具備創新性、前瞻性、實效性、未來發展潛力,更要把成果的創新性和未來發展潛力列為重點;但更重要是尊重研究機構。
(工商時報)